佛山禪城公安啟用“一門式”大廳
在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,群眾辦理公安業務再也不用到處跑了。9月29日,位于魁奇路的禪城公安“一門式”大廳正式啟用。這個大廳實現了187項公安業務的“一門式”辦理。
當日上午,佛山市副市長、公安局局長江楷鑫,禪城區委書記劉東豪,省公安廳出入境、治安、交管等部門有關負責人參加了禪城公安“一門式”啟動儀式,并為禪城公安24小時自助服務區掛牌揭幕。
“一門式”打通服務群眾“后一公里”
9月29日上午8時30分,禪城公安“一門式”大廳迎來了首批辦證群眾。家住季華路的云小姐成為“一門式”大廳啟用后的辦證群眾。只用了不到5分鐘,窗口辦證民警就為她辦完了港澳通行證失效重新申領的業務。
10時30分許,禪城公安“一門式”啟動儀式舉行。江楷鑫表示,禪城公安“一門式”服務是禪城區“一門式”改革的一個亮點,建成了集所有公安行政審批、行政服務及交通違法處理業務為一體的“一門式”服務大廳,實現了由“多門”向“一門”轉變,開創了互聯網時代便民利民新舉措,為群眾提供了人性化服務、貼心服務和便捷服務。
據介紹,禪城警方經過大量業務梳理和場所建設工作,將原來分散在季華路的戶籍大廳、佛山大道的交通違法大廳和魁奇路的出入境服務大廳全面整合,集中到魁奇路“一門式”大廳,真正實現由“多門”向“一門”轉變。同時,警方還將分散的戶政、出入境、交管、技防、網吧管理、禁毒等187項公安業務統一納入到了“一門式”大廳。目前,這些業務均可通過40個業務窗口或34臺自助服務機辦理。群眾只需在叫號機選擇業務類型,便由后臺自動智能分流到對應的綜合業務窗口。
187項業務中,有64項做到了即來即辦、即辦即取,如與群眾息息相關的身份證換領、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個人游簽注、交通違法繳罰等業務,業務即辦率達34%。通過信息化手段,關聯事項還可一次性辦理,出具過的資料也不必反復提交,目的就是讓群眾少跑一趟路、少跨一個門檻、少走一道程序。
“推進公安‘一門式’行政服務體系建設是今年禪城公安的重點工作,也是公安機關踐行黨的群眾路線、打造優質政務環境、提高群眾滿意度的重要舉措。”禪城區副區長、公安分局局長劉思朝表示,禪城區“一門式”改革啟動以來,禪城公安就秉持“把簡單帶給群眾,把復雜留給政府”這一核心理念,全力推進公安“一門式”行政服務改革,打通服務群眾的“后一公里”。
此外,魁奇路公安“一門式”大廳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,由位于1樓的24小時自助服務區和3樓的窗口服務區組成,是全省的公安“一門式”大廳。大廳提供超過300個等候座位,外設停車場提供500多個辦事停車位。為了方便群眾辦事,警方還將在服務大廳增加10名流動辦證服務引導員,提供引導咨詢服務。
自助服務區全天候辦證
前來辦事經常面臨工作日請假難的問題,很多市民期待辦證窗口能像銀行24小時自助提款機一樣工作。29日,禪城正式啟動了24小時自助服務區,市民辦理身份證申領、出入境辦證和交通違章罰款等9種業務均可全天候辦理。
運行初期,禪城警方在自助服務區設置了34臺自助服務終端,并根據業務的不同,劃分為出入境、戶政、交警三個功能區。出入境的“自助辦證一體機”,集預受理、再次簽注、查詢、繳費等多項功能于一體;戶籍部門的“居民身份證申領機”和“身份證自助領證機”,只需進行掃描回執條形碼和指紋便可輕松實現自助領證;交警部門的“好易通自助服務終端”可繳納省內罰款200元以內的交通違章。據介紹,待自助服務區運行成熟后,禪城警方將進一步增加自助辦理機數量至96臺。
“有需要的群眾可隨時來自助服務區辦理護照、通行證等業務,不受出入境窗口部門工作時間的限制?!倍U城公安“一門式”改革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許松匯表示,將通過對自助設備的大力推廣,力爭將自助服務的業務量提升至公安業務總量的50%左右。在減輕窗口業務壓力、釋放警力的同時,為群眾帶來切實的方便。
此外,為解決群眾排隊時間長的問題,禪城警方在加強自助服務的同時,還將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放開預約服務,逐步推出電話、微信、短信、網上以及現場預約,實現預約服務立體化全覆蓋,爭取將業務受理預約率提升至80%。
■延伸閱讀
“一門式”將帶來哪些改變?
減少群眾辦事成本
公安“一門式”服務啟動后,通過一門辦多件事、關聯事項一次性辦理、自助辦理、預約辦理、電子材料存留和審批等措施,實現辦事人少跑腿、少費時、少交材料,讓群眾深切感受到從“求人辦事”向“享受服務”的轉變。
提高公安機關行政效率
優化窗口服務,辦理事項更多,服務人員素質更高,電子材料加快審批速度,部門間實現數據共享。
辦事更標準更透明
通過優化申請條件、辦理流程,制定審批標準、裁量準則,明確受理辦結時間等辦法,真正實現“無差別審批”。年內可用電話、移動終端、自助終端等查詢辦事所需資料、辦理進度等信息,實現標準化審批。
大數據提高科學決策水平
把群眾辦事過程中留下的資料信息沉淀為“大數據”,形成動態、實時、真實的數據庫,為政府找到公共服務“公約數”和有針對性的公共服務提供科學學依據。